王蕴红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(IEEE Fellow),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(IAPR Fellow)、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(CCF Fellow),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互专委会主任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。 长期从事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方面研究,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、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、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
中心主任:郭雷 教授,博士生导师,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,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,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领军人才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
首席科学家:樊文飞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,英国皇家学会院士,欧洲科学院院士,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(苏格兰科学院)、ACM Fellow、英国爱丁堡大学信息学院首席教授
蔡开泉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、博导,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。现任航空信息工程系主任、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、民航科教创新攻关联盟副秘书长,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,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。长期从事航空信息工程与空管新航行技术研究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空管科研计划、民航局安全能力基金等科研项目20 余项,开展了航路网络运行调控、区域多机场协同
王志鹏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、博导,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。长期从事航空导航完好性技术研究,在飞行全阶段的完好性预测、监测、验判方面做了基础性和创新性工作,取得重要的工程应用成果,为推动北斗航空应用和推进北斗加入国际民航组织做出了重要贡献。是国际民航组织导航系统专家组中国政府唯一代表(Member)、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“指挥与控制网络专业委员会”副主任委员。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,获批国家优秀青年
11月22日,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23年度第一批“尖兵”“领雁”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立项公示结束,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(简称研究院)牵头和参与申报的5个项目榜上有名,其中牵头 “尖兵”计划项目2项, “领雁”计划项目2项,参与 “尖兵”计划项目1项,成功申报项目数创历史新高,标志着研究院申报省重点研发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! l 牵头申报-尖兵计划项目: 1:“基于物联感知的民航飞机四舱立体监测
传感材料与智能微系统研究室(浙江省智能传感材料与芯片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)以服务国家和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重大需求,突破高端智能传感芯片“卡脖子”关键技术、“硬骨头”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,重点围绕智能传感材料与微型元器件、智能传感芯片与制造、智能传感系统与传感网络、“非硅基”微纳集成技术与装备四个研究方向。实验室设有薄膜信息材料规模制备、快速微电子加工以及极端环境材料与器件服役性能评价等三大科研
实验室牵头承担了国家级、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10余项,在功能膜材料、自供电技术、热管理系统和传感器件与系统等多个领域获得了诸多原创成果,实现了相关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,并与省内外相关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。
团队现有科研人员120余人,包括院士1人,杰青和长江学者4人,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5人,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,博士占比82.5%。
智能传感材料与微型元器件、智能传感芯片设计与制造、智能传感系统与传感网络、“非硅基”微纳集成技术与装备
共有 767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77 页 当前第 26 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