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队共有科研人员21人,其中北航双基地教师6人、属地化科研人员7人、派驻研究生6人、非全日制研究生2人。属地化科研人员中,博士3人,硕士4人,在站博士后2人。
团队共有科研人员21人,其中北航双基地教师6人、属地化科研人员7人、派驻研究生6人、非全日制研究生2人。属地化科研人员中,博士3人,硕士4人,在站博士后2人。
团队共有科研人员21人,其中北航双基地教师6人、属地化科研人员7人、派驻研究生6人、非全日制研究生2人。属地化科研人员中,博士3人,硕士4人,在站博士后2人。
团队共有科研人员21人,其中北航双基地教师6人、属地化科研人员7人、派驻研究生6人、非全日制研究生2人。属地化科研人员中,博士3人,硕士4人,在站博士后2人。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、博导,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,北京市通用航空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,杭州市城市空中交通创新实验室主任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、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成员,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。
现任航空信息工程系主任、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、民航科教创新攻关联盟副秘书长,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,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。
长期从事航空导航完好性技术研究,在飞行全阶段的完好性预测、监测、验判方面做了基础性和创新性工作,取得重要的工程应用成果,为推动北斗航空应用和推进北斗加入国际民航组织做出了重要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