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组承担包括省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纵向、横向项目金额累计14余项,累计金额超过900万元。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20项。项目组基于国密算法的密码云服务、物联网环境下的加密与认证、国产芯片/操作系统/算法的安全存储等科研成果均已实现在政务、金融、电网等行业领域的落地。项目组与多家网络安全龙头企事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并与闪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“数据安全与隐私计算联合实验室”,共同探索隐私计算
数据大应用项目组研发的多模态AI 分析应用自动生成平台 VSI 系统,具有统一的 LCNC(低代码无代码)框架,在任意的应用环境里,可以融合视觉、音频、文本或工业传感器数据,编排用户分析需求,自动适配 AI 多模态软件/模型/算法和硬件算力,自动生成 AI 分析应用系统,让机器和网络获得智能,让 AI普惠各行各业,让人类获取洞见。 已经实现产业化应用和部署的有: 1)道路车辆交通流实时状态获取
针对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对5G网络智能移动通信终端的安全需求,综合运用多种安全技术的多级安全框架,突破虚拟化安全、多域隔离与多级安全等关键技术,研制出安全体系可验证的多模智能融合终端。成果已应用于应急指挥与应急通信等领域,并荣获2020年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。
实验室承担了国家级、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60余项,在行车安全监测、路网联动控制、路车融合控制等方面做出了基础性和开拓性工作,取得多项重要的工程应用成果,并与智能交通领域多家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关系。
团队现有科研人员7人,其中北航双基地教师4人,团队科研人员中,学历均硕士以上,博士比例超过80%,平台包含多名杭州D、E类人才,组建了一只多层次、专业性强的人才队伍。
团队现有科研人员50余人,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,杰青和长江学者2人,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,博士占比85.3%。
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安全、数据安全、工业互联网安全
车联网信息安全、自动驾驶监管、交通云脑。
密码技术为核心的数据安全领域。
本院将于2024年4月20日进行人工智能训练师(五级/初级工)职业技能等级认定,认定地点为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(技能评价考点已备案)。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及申报条件的要求,经前期报名,我院已对参加认定人员报名材料进行审核,确定107名考试人员均达到所报职业认定等级报名条件,现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人员名单、出生日期、学历、工作年限、工种、级别等信息予以公示(详见附件)。 公示期:2024年4月15
共有 767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77 页 当前第 61 页 |